
懷特豪克女子(WHITEHAWK WOMAN)。 矮小而纖細的懷特豪克女子生活在距今約5600年前,得年不到25歲,死因可能是難產(她的骨盆附近發現一名胎兒遺骸)。 1933年,她從懷特豪克園區(Whitehawk Enclosure)的一處墓葬中出土,這裏是不列顛最早的新石器遺址之一。 最近新石器懷特豪克人群的DNA分析顯示,和大約4400年前取代他們的貝爾陶器人(Beaker population)相比,他們通常有著較深的瞳色與膚色。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迪奇靈路男子(DITCHLING ROAD MAN)。 1921年,道路拓寬計劃挖出了他的遺骸,迪奇靈路男子之名由此而來,他屬於公元前2400年前後第一波帶著特殊的鍾狀陶杯(Beaker pottery)來到不列顛的歐陸農人。 他的遺骸顯示成長過程中曾經曆數次營養不良,他可能因此略為發育不良。 迪奇靈路男子在25至35歲之間死亡,入葬時腳邊放著一支陶器,嘴邊則擺著一小把蝸牛殼。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思朗克山男子(SLONK HILL MAN)。 思朗克山男子大約於2300年前過世,死因成謎。 這名1968年因高速公路建案而出土的男子,過世之際正處於活力充沛、強壯而健康的20後半年紀,而後以半屈肢的姿勢下葬在墓坑底部,這是鐵器時代典型的墓葬形式。 這座墓葬不尋常之處在於,他被安放在厚厚一堆未經烹煮也未被食用的軟件動物上頭,而思朗克人的飲食中並不會經常出現海鮮。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帕查姆女子(PATCHAM WOMAN)。 帕查姆女子是羅馬時期不列顛(Roman Britain)的住民,她的墓葬可能是1700年前的犯罪現場:溝渠工人於1936年發現她被埋在相當深的坑中,後腦勺深深插著一根釘子。 她的膝蓋周圍散落著更多釘子,另一具男性骨骸與她腳對腳地躺著。 她的脊椎與關節顯示出壓力與疾病的跡象,表示她在25至35歲間過世之前過著艱苦的勞動生活。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斯塔福路男子(STAFFORD ROAD MAN)。 斯塔福路男子於1985年的建築工程中出土,他屬於羅馬帝國崩毀後第一波進入不列顛的撒克遜人。 公元前大約500年,他走完長壽到不尋常的活躍人生,於45歲過世後與一隻長矛及一把刀一起入葬。 除了脊椎、肩膀與髖部的關節炎之外,骨骼分析顯示斯塔福男子飽受嚴重的牙齒膿瘍之苦,他可能因此承受巨大痛苦,且在感染擴散到腦部之後死亡。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尼安德塔女子(NEANDERTHAL WOMAN)。 雖然這名尼安德塔女性的遺骸來自歐洲別處,但是在最近一次冰河期間,今日歐洲大陸與不列顛群島之間的移動相較容易,而英格蘭南部出土的器物顯示,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都是4萬年前的布萊頓(Brighton)居民。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早期現代人(EARLY MODERN MAN)。 這名早期現代人的遺骨也來自歐洲他處,不過智人製造的工具顯示,當尼安德塔人逐漸步向滅絕時,現代人也生活在布萊頓。 研究認為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可能同時在歐洲生存了至多4000年。 COURTESY ROYAL PAVILION & MUSEUMS, BRIGHTON & HOVE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KRISTIN ROMEY 編譯:石頤珊):正當英國因脫歐(Brexit)而為國家認同與國族議題爭論不休之際,一場展覽正在展出這個地區古代居民的新麵貌。
去年,1萬年前居住在不列顛的切達人(Cheddar Man),他們深色皮膚與藍色眼瞳的顏麵重建模型登上國際新聞頭條,且在這個深陷英國脫歐(Brexit)論戰與移民爭議的國家引起「本土」認同的討論。
現在有一場展覽正在展出七名來自英格蘭南部海岸更古老的「當地人」麵孔,而且科學正在證實這個地區的曆史遠比我們原先以為的更複雜。
這七名不列顛人的麵容依據跨時4萬年的考古遺存進行重建,且自1月下旬起在布萊頓博物館及藝廊(Brighton Museum & Art Gallery )一場關於當地曆史的展覽中展出。
這七人中有五人是貨真價實的「當地人」,他們的顱骨正是從薩塞克斯郡(Sussex)南部的布萊頓(Brighton)一帶出土,並以法醫顏麵重建技術還原。 其中最晚近的「當地人」是一名40多歲的男子,他在1980年代的建築工程中出土,年代可追溯至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時期,那是英格蘭史上第一次統一的時代,該博物館的資深館藏研究員理察. 拿騷斯(Richard Le Saux)說。
其中最古老的原住民則是一名尼安德塔女性與一名早期現代人男性。 他們的容顏依照歐洲他處出土的遺骨重建,但是布萊頓地區發現的遺物顯示,大約4萬年前,這兩類人都居住在當地。
起死回生
考古學家兼雕刻家奧斯卡. 尼爾森(Oscar Nilsson)耗費14個月將這些消失已久的不列顛人帶回人間,他也曾經重新想象出其他曆史人物的容顏,其中包括一名1200年前的秘魯貴族女性與一名9000年前的希臘少女。 尼爾森實作法醫重建技術的第一步,是製作出原顱骨的精確3D複製品,顱骨經過掃描、打印,再以雙手塑形,以便根據該個體的血緣、性別與估計死亡年齡來反映骨骼結構與組織厚度。
近期針對古代歐洲人口的基因體研究,讓尼爾森可以為他的重建模型裝備上相當精準的膚色、發色與瞳色。 舉例來說,那名5600歲的懷特豪克女子所屬的新石器人群和更早的不列顛住民,例如切達人相比,前者通常膚色較淺、瞳色較深,但他們的膚色又比展覽中的迪奇靈路男子更深,迪奇靈路男子屬於4400年前第一波從歐洲大陸抵達不列顛群島, 且皮膚與眼睛皆為淺色的貝爾陶器人(Beaker people)。
正當英國脫歐協商距離終點僅剩數月之遙,古代布萊頓居民的麵容有可能引起一些關於該區域先住民以及不列顛和歐洲大陸之間文化鏈接的對話,拿騷斯說。
「我們要了解的眾多故事之一是,我們至今有多麽頻繁地和歐洲大陸發生鏈接,我們的曆史又有多少是由一連串各時代的大規模移民所構成。」他如此解釋,並補充說明不列顛群島在曆史上曾經多次實質屬於歐洲大陸陸地的一部分,最晚的一次發生在僅僅8,000年前。
個別人生
展覽中描繪的古代不列顛人之所以這麽有趣,尼爾森說,在於科學如何揭露他們活過的人生。「我經手過這麽多顱骨,這些卻是我看過最有特色的。 據此重建的臉龐各有獨到之處。」
懷特豪克女子尤其特別,她的生活與死亡環境顯然不尋常:科學研究顯示她生於五千多年前的韋爾斯邊界,然後在某個時間點(向東)遷徙數百公裏來到薩塞克斯,後來和辟邪飾品一起安葬在一處新石器時代墓園遺址的入口處。
她骨盆附近發現的胎兒遺骸表示她可能死於難產,這項科學見解為尼爾森提供可用於藝術描繪的信息。
「我想讓她看起來有些好奇,像是正在想望未來。 因為在我的想象中,你看到她的時刻大約在她即將臨盆之際,腹中是稍後可能導致她死亡的孩子。」尼爾森說。
那名神氣活現的2300歲思朗克山男子則有他自己的問題,尼爾森補充。根據他的骨骼看來,這名鐵器時代的二十多歲男子「可能長得算好看。」有時候重建模型會因此做得太像時裝用的人體模型,這位雕刻師解釋。 這顆顱骨的眉骨連接處也很明顯,這可能讓思朗克山男子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殘忍」。「很難讓他笑得不要太詭異。」尼爾森說。
接著還得針對斯塔福路男子做出基於藝術考慮的決斷,他是一名撒克遜時代(Saxon-era)的成年男性,可能死於可怕的麵部膿瘍。他過世時感染處可能已經腫脹地很古怪,不過尼爾森決定不去誇大他的病痛。「我希望以有些尊嚴的方式呈現他,並且在他和博物館遊客之間建立起鏈接。」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