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理性信念
職業生涯打算理論中,有一種“非理性信念”,即許多職業困惑者的職業問題,可以歸結為其對自身和職業世界產生非理性的誤解。世俗的許多習以為常的看法往往經不起理性拷問,這些看法如果在求職者的求職曆程中發生影響,即為“非理性信念”影響成功求職。舉個最簡樸的例子,“外貌影響求職”是逐漸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一個“信念”,如一位女性求職者這樣說,“我很醜,所以我找不到好工作”。這種信念導致她紮腳不前,無謂浪費了許多本可以爭取得到的工作機會。推敲之下,持這種信念的求職者無非是有以下“非理性信念”在作怪:
第一,醜女孩兒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的女孩兒子一定是漂亮的女孩兒子;
第二,好工作就是那種不需要花時間精力,機會自然垂青的工作。
這位女性求職者其實長得很清秀,女大可以十八變嘛,當我們把上麵溝通的要點寫下來的時候,她自己都笑了:對第一點,她自己都承認,這太絕對,我們要她找出身邊的例子推翻這個結論,她做到了。對第二點,她認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真的有這樣的工作,她也不希罕。
其實,在她心裏深處,另有一個非理性信念,即:我很醜,因為從小到大,同學總是笑話我,所以我醜。這個“非理性信念”嚴重影響了她的自信,在她心中形成為一個節,這個節需要她自己來解。
二、關於企業經驗訴求的非理性信念
大多數企業招聘都要求有經曆,這對毫無經驗可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是最頭疼的事兒了。一方麵,企業要求經驗有其不得已的地方,也有苛刻要求求職者的地方;另一方麵,求職者在如何應對企業的經驗要求上麵,也存在一種“非理性信念”。比如,企業往往要求求職者在相關行業裏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企業招聘治理職位,要求求職者有治理經驗,許多求職者礙於這樣的條件限製,失去了去試一試的勇氣。
依依工作了兩年,一向在一家私營企業做著行政助理。她現在感覺這個職位已經沒有挑戰性,希望往治理方向發展。但自己缺乏處理大事和複雜事兒,大概說更具挑戰性和責任性的事兒的經曆,行政助理的職位一向沒有給她那樣的機會。她想做到行政經理,但她心裏一向這樣認為:你,作為一個毫無治理經驗的人,去麵行政經理這樣的治理職位,人家會覺得你沒經驗,對你沒信念。
依依的問題很典型,顯而易見,阻止她邁向行政經理職位的不是任何人,是她自己,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我們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所有人在一開始被提升為治理職位之前,他有沒有治理經驗?回答是否定的。接著我們再問她,升到治理職位,都有哪些途徑?她回答,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可以升為治理者;在本公司慢慢堆集,做得特別出色,也可以升上去。不過她又補充了一句,我的上司很厲害,我沒有鍛煉的機會。我們至此認定,她的非理性信念即在於此。
我們通知她:首先,治理作為一種行為,並不神秘——它是能被調查、分析和認知的,作為被治理者,上司的治理作風你是見地了的;其次,治理的對象是被治理者,在你被提升為治理者之前,你是作為被治理者出現的,你該知道如何去治理被治理者。
第三,經驗的實質是什麽?是武藝。公司對你治理經驗的要求,實則是要求你的治理武藝一定要過關。那如果你的每一項治理武藝都過關,還一定要死板的按招聘的要求來幹什麽?去向別人展示你的自信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